推進“清廉大廳”建設!蒸湘區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和效能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報道 “足不出戶,就輕松辦理了公司的注冊,實在是意想不到的高效便捷。”日前,市民張先生談起在衡陽市蒸湘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業務的經歷,對工作人員高效熱情的服務贊賞有加。2023年,蒸湘區以創建一個品牌“蒸好辦”,建立兩項制度,力推五種評價模式推進“清廉大廳”建設,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深受當地企業和群眾好評。
一個品牌,筑牢“清廉大廳”基礎建設
全力打造區政務大廳“蒸好辦”服務品牌,圍繞規范窗口服務行為,提升窗口服務效能,增強企業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一目標,堅持夯基礎,抓隊伍,強保障,有力推動“蒸好辦”與“清廉大廳”創建相結合。
強化組織領導。制定了《蒸湘區“清廉大廳”建設實施方案》,成立“清廉大廳”建設領導小組,從強化清廉意識、構筑清廉堡壘、規范審批行為、推行標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整治窗口腐敗、完善工作制度、強化教育培訓、營造清廉環境、強化效能監督等各個方面,明確了“清廉大廳”建設的職責任務,召開專題會議。淬煉政務隊伍。“清廉大廳”建設統攬一個區本級政務中心,四個行業大廳和五個鎮街政務中心,在全區上下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政務服務隊伍,保障“清廉大廳”的建設力量。強化以督帶建。將“清廉大廳”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由“清廉大廳”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親自帶隊深入到四個行業大廳和五個鎮街政務中心進行督查,現場交辦問題,推動工作落地見效持續見好。
兩項制度,提升“清廉大廳”服務水平
根據省政務局《推進“清廉大廳”建設十條措施》以及蒸湘區“清廉大廳”建設工作會議推進的相關精神,制度固廉夯實“廉根基”。出臺了《蒸湘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和《蒸湘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值班工作制度》,細化了考勤考核管理制度,對每位工作人員實行積分制考核。進一步落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將“清廉大廳”建設與專項檢查業務工作、窗口紀律、投訴評議三大重點內容納入考核辦法,為“清廉大廳”建設保駕護航。
作風引廉激發“廉動力”。該局班子成員帶領所有工作人員下沉區政務服務大廳,化身辦事群眾和窗口工作人員,體驗部分高頻事項,聽取辦事群眾意見建議,了解辦事過程中存在的堵點、難點,“真體驗”解決“真問題”,“真暖心”帶來“真滿意”。在實際工作中,實行“審核合一,一人通辦”制度,實現企業開辦設立登記時間從1個工作日壓縮至0.5個工作日,各類市場主體設立業務均實現“最多跑一次”,提升企業開設服務效率。
監督考廉織密“廉防線”。在管理辦法中明確廉潔防線條款,觸犯者一律頂格處理,臨聘人員必須解聘。大廳監控連通區紀委監督室,實行全時段、全方位、全過程監控。聯動區紀委監委定期或不定期對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履職情況進行抽查,組織工作人員集中觀看反腐倡廉宣傳片,開展警示教育,定期進行廉政談話,強化廉潔意識和規矩意識,保證行政審批陽光運行,確保清廉思想入腦入心,增強窗口工作人員不想腐的思想自覺。改革踐廉提升“廉質效”。全面梳理“一件事一次辦”事項,深化流程再造,探索推進“極簡審批”,加速推進“一網通辦”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加快推進湘易辦APP,實現一機在手,辦事不難。目前已實現我區8048項政務服務事項中網上可辦事項為7997項,網上可辦率99.37%。開啟“三免”服務,惠及千余家企業和上萬群眾,為聯點社區的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成為政策的擺渡人。
五種評價,暢通“清廉大廳”訴求渠道
近年來,蒸湘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設立投訴意見箱、公開監督電話、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開設“辦不成事”窗口等方式,把評判的主動權全部交給了辦事群眾,暢通投訴、評價渠道促清廉。面對面評,在窗口設置電子評價器,實行一事一評議;掃碼網上評,通過掃碼即可在政務服務旗艦店上對申請材料、辦事環節、辦事效率、服務態度進行評價;熱線投訴評,在大廳公布投訴熱線,設置投訴快速反應通道,及時解決群眾問題;電子豎屏海選評。并將窗口工作人員的信息公開在電子屏,引導群眾對他們的服務進行評價;電話回訪評。專人負責對企業進行回訪,了解企業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收集企業和群眾評價6萬余次,好評率99.3%,發現并整改問題58個,收集建議34條。
清廉建設永遠在路上,蒸湘區政務中心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打通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努力交出優異的優化營商環境清廉答卷。